关于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协会 - 会员风采
田隆:19个月建成投产的速度台湾不可能有

【长江网讯】

  图片1.png

  武汉亚东水泥公司总经理 田隆

(长江日报)1999年12月,天寒地冻,大雪没膝。台湾五大民营企业之一的远东集团来汉投资,田隆被派到武汉任副总经理,主持武汉亚东的全面业务。从那时起,他在武汉一干就是16年。

  “我来的第三天,就去学校招人。”此后14年间,田隆不敢有丝毫松懈,他和同来的几位同事一起深耕武汉市场,一年一台阶。“现在我们在东西湖、阳逻和江夏有生产线,产品主要在本地消化,占武汉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说起水泥,谈到建厂投资,田隆有说不完的话,抒发不尽的激情。“舍得投资,从不在设备上打马虎;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欢迎;自觉做好环保,政府满意;账目清白,从来不偷税漏税……”在田隆看来,亚东水泥之所以能在武汉市场越做越大,用的是“最笨但最有效的办法”。

  原料来源便利

  产品就地消化

  “我不是企业家,我的身份是职业经理人”, 田隆笑着介绍。他出生在基隆,因此名字中有了一个隆字。

  田隆说,当年公司在大陆的第一个厂在江西瑞昌,但当时生产的水泥在当地卖不完,需要寻找销路。武汉是中部特大城市,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可以从江西通过价格较低的水路,将熟料运来直接加工成水泥。

  “我们打算在武汉做一个研磨厂,研磨厂是水泥厂的最后一环,水泥在武汉能消化掉。”田隆说,选择武汉还有一个理由,“武汉有武钢,武钢产的矿渣是我们做水泥的重要原料,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成本又降低了。”武钢的矿渣,加上江西过来的熟料,促成了亚东在汉建起首个研磨厂。

  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

  帮我们建新厂

  研磨厂建起来后,瑞昌的水泥有了新的销路。而让田隆兴奋的是,他发现了新商机。

  田隆说,武汉的水泥需求量很大,但本土没有一家大型水泥厂,这给了亚东在武汉建水泥厂的机会。

  虽然有很大的销售市场,但最初,亚东的决策层依然拿不准。水泥厂大都跟矿山建在一起,确保原料的供应,武汉周边的原料很少,原则上不具备建大型水泥厂的条件。加上水泥厂是资本密集行业,投入高回报慢,投资一条生产线需要十几亿资金,公司高层尤为慎重。

  “武汉政府很热心,专门成立工作组为我们解决建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跑审批,选厂址,找矿石,非常尽心和照顾。”这种诚意打动了亚东的董事们。

  最后,武汉亚东水泥公司选在临江的阳逻设厂。“一期工程只用了19个月就建成投产,”田隆说,这么快的速度在台湾不可能有。

  现在,亚东水泥已经占到武汉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60岁的“年轻人”

  会在武汉一直干下去

  谈到水泥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高粉尘、高污染、高噪音。田隆说,很多小水泥厂是有这个问题,而在亚东,这些早已是过去时了。

  “亚东在台湾办厂的时候,经历过高污染时期,老板去日本、德国等地方考察,改造水泥生产工艺,把污染降低到非常低的标准,甚至比环保部门规定标准还要低很多。”田隆笑着说,在武汉亚东的水泥厂,厂区绿草如茵,树叶上看不到一点泥灰。

  “平时我就住在厂区,如果有污染、噪音,我第一个跳出来抗议。”田隆笑着说。

  田隆算了笔账,亚东到武汉以来累计纳税已有13.8亿元。武汉重大项目少不了亚东水泥的身影。田隆说,自己60岁了,在武汉的工作时间马上就要超过在台湾的工作时间,在公司自己感觉还是“年轻人”,会在武汉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