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网讯】
“武汉是大陆最大的车饰生产基地,在这里办厂,前景广阔。”昨日,武汉广佳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柯国清谈到企业在汉发展前景时,充满信心:2018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4亿元产值。
从租四层楼房发展到建百余亩厂区
柯国清于1996年来到大陆,在东莞工作十余年。彼时,不少台企选择投资广东,专做汽车内饰产品的台湾广泽集团是其中之一。广泽集团于1999年在东莞成立其大陆地区的总部: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2002年,广泽集团到汉成立武汉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期租赁四层楼房生产和办公。2009年,该公司意识到,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公司发展壮大。
2010年,武汉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迁到汉南区,更名为武汉广佳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柯国清随之来汉。
“来武汉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建厂。”柯国清说,来汉后,公司在汉南汽车零部件基础园区一次性购买了105亩地,准备分三期建厂。2012年,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四层厂房竣工,一期建成投产。“公司缺的就是土地,而汉南正好能满足。买地建厂房,心里更踏实,节省了投资成本,生产规模也比以前大了一倍多,能容纳1500名员工。”
“盖厂房,是最困难的事情。”柯国清说,为节省空间,公司一期车间使用的是立体厂房,生产车间有4层。每层楼内,共有8套如电梯一般的输送装置,原材料一层层往上自动传送,经过工人加工后到达四楼总装,再层层下降,回到一楼时已经是可以出厂的成品,每月可有150万件产品在大楼里产出。
柯国清回忆,那段时间,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开发区的干部经常来到厂里,有时候,区长一个人就过来了,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还有一次,一个鼓励台商在汉建厂的文件需区领导签字,事先约好第二天下午4时过去,结果第二天区领导临时有事外出,他就派司机主动上门来把文件取走,签好字后又让司机送回来,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在不少地方,我们都感受到了开发区政府做实事的诚意。”
困难之时各级政府给予大力帮助
“一开始,武汉广佳的定位就是集团的华中总部,辐射和服务整个大陆中部地区。”建厂初期,柯国清特请求开发区在工厂周边预留了60亩地,担心生产线一旦展开,现有的105亩地不够用。
当初,武汉广佳的计划是,一期产值达到4亿元人民币时,则开建二期厂房。没想到,2012年,一期正式开工后不久,企业遇到了招工难的问题。
“大概是在2014年,用工问题尤为明显。”柯国清说,当时,按照订单量,武汉广佳的产值已经达到4亿元,但却面临着没有工人的窘境。
但生产线不能停下。一开始,广佳在武汉周边的开封、襄阳两地设立分厂,保证郑州等地的供货需求。
恰巧,开发区台办在企业摸底时,得知这一情况。柯国清回忆,当时,政府各部门主动对接服务,帮助联系人力资源公司,在电视上帮企业招工,“一下子来了四五十名工人。”
此外,政府部门还帮助对接企业周边的“移民新村”。柯国清说,公司从移民村里招来一批丹江口水库等地移民到此的农民,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后上岗。为让员工的生活更丰富,公司会每周播放2次电影。放假时,安排专门的交通车接送职工去武汉市区。“现在,移民村招来的工人大多都留在了厂里。”
如今,武汉广佳有800余名工人,年产值接近2.2亿元。“在我们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武汉各级政府给予帮助很大,如果没有他们,广佳不可能有如今的成绩。”柯国清感慨地说。
将扎根武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对于武汉的一切,我都觉得很适应。”柯国清笑称,自己喜欢打高尔夫,武汉周边有不少很好的球场,虽然吃不惯口味偏辣的武汉小吃,他却觉得,在武汉生活很舒服,充满干劲。
柯国清十分熟悉武汉汽车产业发展蓝图:目前,武汉汽车年产量约150万辆,随着神龙、东风本田、通用、雷诺等公司的相继投产,到2018年,武汉预计汽车年产量达到300万辆,跃居中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
“广佳目前也正在积极布局,拓展业务,跟上武汉的发展步伐。”柯国清说,目前,武汉广佳是广泽集团大陆厂家中,除总部外产值最多的,而且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现在,柯国清常居武汉,每个月回台湾一次,看望家人。“不管是去东莞总部,还是回台湾,从武汉出发都很方便。”他说,武汉广佳的二期、三期工程都会持续展开,武汉汽车配饰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广佳将扎根武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企业名称:武汉广佳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汉南区薇湖西路516 号
电话:027-84856999